【文 / 观察者网 熊超然】据《今日印度》当地时间 7 月 2 日报道,印度国防部将启动一项全面的军事采购审查声优配音,以排查出供应给武装部队装备中的中国产零部件,并评估国防供应链中的脆弱性。尽管现行的严格规定已明令禁止在军事装备中使用中国产零部件,但最新报告显示,部分企业可能仍在采购中国制造的零部件,用于制造国防用途的产品。
在最近的一次活动中,印度陆军设计局副局长曼恩(C.S. Mann)重申了陆军的目标,即从其供应商中消除中国产零部件。他声称,减少对外国的依赖,特别是对中国的依赖,仍然是解决潜在安全风险的关键优先事项。
报道称,在这项新的审查举措出台之际,调查发现,某些供应商夸大了其本土部件的数量,其关键部件往往可以追溯到中国,有时甚至是通过第三国转运,特别是无人机和反无人机系统已成为受到密切关注的敏感领域。
当地时间 5 月 19 日声优配音,印度军队士兵在印巴控制线进行军事演习。 视觉中国
据报道,作为 2025 年全面改革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印度国防部或可能会任命一家外部机构,对国产化率进行核查,梳理供应链依赖关系图,并对成本结构和技术转让过程进行详细评估。
同时,印度国防部聘请的顾问还将评估专利所有权,并调查私营企业是否存在低估开发成本的情况,因为这种情况可能导致后期价格虚高。
报道称,今年 2 月,在发现使用了中国产零部件后,印度国防部以所谓"国家安全风险"为由取消了无人机采购订单。如今,随着新审查机制的启动,官员们认为更多的国防硬件可能需要接受严格的检查,以确保完全符合安全准则。
而自今年 5 月初印巴局势紧张以及印度发动"朱砂行动"(Operation Sindoor)以来,印度国防部加快了装备采购的步伐,同时也加强了对在前线部队装备中可能使用中国产零部件的供应商的审查力度。
《今日印度》称,在"印度制造"倡议之下,印度陆军还在努力寻找和扶持有能力在国内制造关键部件的印度企业。
不过,今年 3 月 21 日,路透社曾援引四名政府官员的消息独家报道称,印度总理莫迪领导的政府已决定终止一项 230 亿美元、旨在激励国内制造业的计划,而这项"生产关联激励计划"(PLI)推出仅四年,初衷是为了吸引企业离开中国。
据悉,通过该计划,印度政府原本希望到 2025 年将制造业在经济中的占比提高到 25%,并承诺,如果企业各自在截止日前完成生产目标,将获得现金奖励。公开记录显示,包括苹果供应商富士康和印度企业集团信实工业在内的约 750 家公司签署了 PLI。
其中两名官员表示,如今该计划不会扩展到 14 个试点行业之外,且尽管一些参与企业提出了延长请求,生产截止日期也不会延长。路透社掌握了解到的政府文件和往来信件显示,许多参与该计划的企业未能启动生产,而另一些完成生产目标的企业则发现,印度政府支付补贴的速度缓慢。
根据印度商业和工业部编制的一份未注明日期的该计划分析报告称,截至 2024 年 10 月,参与企业已在该计划下生产了价值 1519.3 亿美元的商品,占印度设定目标的 37%。文件显示,印度仅发放了 17.3 亿美元的激励资金,即不到分配资金的 8%。
"如果这种大型计划都失败了,你还指望什么能成功呢?"有印度智库学者语带失望地认为,PLI 可能是印度想要振兴制造业的最后一次机会声优配音,如今机遇似乎已错失,莫迪政府需要加倍努力才能吸引更多外资。
富才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